b站编辑器换新了,现在还可以新旧编辑器切换一波,过一段时间又不知道会不会只能用新的模式。新的模式是真的不好用,也可能是我不会用?把文本编辑弄得这么复杂真的是为了鼓励创作与流量,还是为了提高创作门槛呢?搞不懂。
今日进度
阅读次序,页数,及时间 分配——
(资料图片)
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》:学习(60min)。
学习反馈
基本上几乎所有app的革新都是往着复杂冗余的方向走,目的很简单,常规功能一应俱全,所谓尽可能地覆盖更多类型的需求。缺点也很明显,功能冗余,覆盖九成人的需求,可能最终真正倒霉个人才手里用到的可能就主要是那么一两个功能,剩余放置在那里的一大堆功能,都长期闲置成为摆设,对于个体是冗余的。当然可以在产品设计的时候,和支付宝一样,简约地将要显示的功能设置为自选项,需要的时候添加,不需要直接页面删除,不过我大b站显然不会在这部分内容上下功夫,简单的手风琴式布局。所以这个文本编辑器升级,是为了什么呢?想不通,但是整体感觉不太好用,lol~
类似的还有腾讯的某些产品,比如全民k歌,真的每升级一次,就多了一层的不适,升级若干次之后,成功滤掉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老用户。与时俱进的产品设计,如果只局限于开发者的个人审美,而完全剥离了用户体验,或者才是产品人的悲哀之处,当然也是大势所趋。垄断到了一定程度,市场的选择机制也便失效了,正反就这个产品,你用也得用,不用也得用。
希望b站越做越好,千万别踏上人人的老路。原初觉得自媒体可能真的是小成本创业的福音,现在越来越发觉,如果不去钻营大众品味与追随热度,b站更类似于一个交友平台,比微博、知乎年轻化且平易近人。其实许多类似的软件,最终最常见的功能都是社交功能,毕竟对于社会性动物,寻求归属与同好,是近乎本能的需求。
聊回陈建宁老师,他是单身父亲,他对于自己离异的原因归结于,为了事业忽略了家庭。他有一个儿子,在华南理工,家里养了一只兔子。我有印象的他说过的关于他儿子的事情就是:一,他儿子叫了个网恋女友,然后想让他见见,他说不见,意思大概是觉得成功率低,等真的谈婚论嫁性质的,再见家长不迟;二,他家里养了一只兔子,有一次兔子跑出来,咬了他儿子,带去医院打针。
他因为喝奶茶,牙齿掉了很多颗,他常说的话就是,口译这一行算是青春饭,趁年轻多赚点钱。我从进广外之前就一直想做老师,中间有一次机会,我去面试执信中学的一次执教机会。果不其然又被刷了,他跑来跟我说原因,大意就是筛选的老师对我有偏见。其实一开始,我没想那么多,可他这么一说我就炸了。因为对我而言,教书和找工作是两件事,我在教学这件事上面赋予的是一种高于很多事务的感情,不是随便一项工作可以替代的。
严格来说,我是真的任性,到现在为止还是这样。文人风骨的吃苦耐劳、勤勉上进,没学会太多,清高孤傲、目无下尘倒是沾染了不少。
记得我跟我初恋第一次说话是他发了一条动态在人人上,大意是说,贾宝玉没有责任感,不承担家族的担子,无才无德。我跟他争辩,质疑他有没有读过《红楼梦》,现在想一想,他说的也不算错。我看到的是“漫言不肖皆荣出,造衅开端实在宁”,在红楼诸子中,宝玉算是人品上上了,可是,也不过是矮子里拔将军,荣宁二府连带四大家族几乎所有男性,都已然从根子上腐败了,实用主义角度,他的观点没有问题。
《红楼梦》所有关于生死的部分,是真的不想重看的一部分,最近的生活却忽然让我对他们感同身受,为什么袭人在吐血后会“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”?为什么晴雯在临死前对担了虚名耿耿于怀?为什么黛玉魂归前会交待她的身子是干净的,让他们送她回去?曹雪芹一个生人,怎么会那么懂得死人,又怎么会那么理解濒死之时人所有的绝望、不甘与无奈,可见他的身体应该也一直并不大好,若不是直面过这一秒仿佛活不过下一秒的黑暗,也不会理解那种消沉、不甘直到最后的沉静。
明日计划
阅读次序,页数,及时间分配——
《微观经济理论:基本原理与扩展》:阅读第2章(30min);
《微观经济学:现代观点》:学习第8章(35min),复习第5章(25min);
《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》:第5章习题4页(30min);
《高等数学》:学习第9章(35min),复习第3章(25min);
《高等数学:基础篇》:46~55页(60min);
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》:学习第3章(60min),复习第1章(60min);
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》:13~18页(60mi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