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杭州日报讯 天气持续炎热,杭城“夜经济”红火,在如此背景之下,城市垃圾分类做得怎么样?末端易腐垃圾的处置量会不会上升?
近日,记者来到了杭州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(简称“天子岭园区”)寻求答案——老百姓生活中产生的易腐垃圾,将近一半都是在这里处理的。
天子岭园区内共有四个易腐垃圾末端处置项目,分别是杭州市厨余垃圾一期、二期项目和杭州市餐厨垃圾一期、二期项目。这四个“大家伙”,每天可以科学、妥善地处置来自主城区各地约850吨易腐垃圾,并将它们转化为可以二次利用的再生资源。
走进四个项目中“年纪”最轻的厨余垃圾二期项目,记者看到,车间厂房窗明几净,几无异味,如果不是中控室的大屏上所展示的厨余垃圾处理流程与工艺,很难想象这里正处理着被人们弃置的厨余垃圾。
技术人员告诉记者,项目主要分为三个预处理车间,厨余垃圾进场后,首先进入料坑,随后经过双轴破碎机和滚筒筛,破除坚硬物质和装裹垃圾的塑料袋;经过筛分后的无机物质将会进行焚烧处理,有机物则进入生物质分离器、厌氧罐进行下一步的处理。
“厌氧罐里的甲烷菌,会将有机物‘吃’掉,产生再生资源,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沼气,除了一部分沼气留给项目自用,其他的变成绿色能源后,并入国家电网向外输送。”工作人员介绍,厨余垃圾二期项目日处理量达到200吨,每天可产生12000立方米的沼气。
要做好市民日常生活与亚运盛会的保障工作,易腐垃圾末端处置的重要性不可小觑。为此,杭州市环境集团早在今年5月就制定了严密的工作方案,围绕亚运保障和易腐垃圾处置、物料运输安全,梳理完成生产营运、特殊作业、电气设备、消防应急、行车规范、高温防护、现场管理等系列方案,并结合安全生产月和迎峰度夏保障工作,开展培训、操练和演练工作。
7月上旬,市环境集团资源化利用事业部针对四个易腐垃圾项目,开展了大规模的检修和维保。“我们对厨余垃圾二期项目的滚筒筛、柱塞泵、输送螺旋等关键设备进行了大修,将过去一些累积的问题统统进行了解决,确保设备在接下来的运行中万无一失;项目管理人员一天2次对所有设备的预处理、厌氧、除臭等设备工艺运行状况进行盘查;每2小时开展一次日常巡检,在亚运期间,还将以两人一组为单位,加密巡检频次。”杭州市环境集团资源化利用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记者了解到,目前,杭州市环境集团已经在杭州市内建成并稳定运营六大易腐垃圾项目,除了天子岭园区内的四个项目,还有余杭镜子山资源循环利用中心项目和杭州萧山餐厨垃圾项目,总规模达到了1450吨/日,约占杭州市易腐垃圾总处理能力的55%。
“接下来,我们将继续加强易腐垃圾末端处置的环保管控工作和隐患排查管控,不断提升工艺运行稳定性,做好现场安全管控和应急响应工作,确保亚运会、亚残运会的举办圆满成功。”杭州市环境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