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家一样温暖的小木屋(遇见)
每次路过泉城广场,我的脚步都不由自主地拐个弯,要去趟小木屋。那里似乎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召唤我。
小木屋位于山东济南泉城广场的泉标西北角,是一间用木板搭建的志愿者服务岗,从远处就能一眼望见那个“志”字,圆润硕大,格外引人注目。因为志同道合,很多素不相识的人走到一起,又因为彼此温暖,大家把这里当成了“家”。
(相关资料图)
小木屋的屋外长桌上摆放有血压计和咨询牌,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正在给人量血压,她动作麻利,满脸慈祥,测量完还会叮嘱几句。她就是“义工奶奶”李爱萍。那边忙碌的一对中年夫妻是张亭、赵美,他们几乎天天来报到,擦桌子、扫地、清洗马甲,看看缺啥东西就立马买来补上,空调坏了赶忙上报维修,就像在收拾自己的家。
迎面走来一位带着大家扭秧歌排节目的阿姨,年过六旬,着大红外套,声音清亮。她叫齐亚珍。这边自编自导的“三句半”宣讲引人围观。宣讲词出自退休老教师徐书萍之手,通俗易懂,引得满堂喝彩。
广场上,志愿者们来来往往,脚步不停。
不少人第一次来小木屋,是出于好奇,后来时间久了,便加入其中。特别是周末,志愿者队伍里,老中青都有,他们冬天除冰雪、秋天扫落叶,平时捡垃圾。到了节假日做公益宣传,广场一角热闹得像在赶大集,义剪、修脚、家电维修、法律咨询、医疗普及,腊八节舍粥、端午包粽子……2018年,小木屋升级为“全年不打烊”的志愿服务岗。
记得前年冬天,济南迎来寒潮天气,室外温度降至零下十几度,一场大雪过后道路结了冰。志愿服务团团长阮媛一大早在微信群里发通知:天冷路滑,大家减少出门。早上八点钟,小木屋还是照常开门“营业”了。几名志愿者不约而同过来,他们打扫积雪、清扫落叶,在广场上维持交通秩序。站在风口处,冷风直往脖领子里钻,冻得他们不住地搓手呵气。
眼看到了中午饭点,几名环卫工加班扫雪,为赶时间便蹲在广场上吃盒饭。志愿者见状,连忙把他们请到小木屋里,倒杯热水,暖和暖和,歇歇脚。有几名志愿者索性也买来午饭,与环卫工边吃边聊。“冬天帮着我们扫雪、扫落叶,夏天给我们买雪糕、送西瓜,你们太周到了。”有位老家在山东泗水的环卫大爷说道。
我与阮媛的相识,源自一次“湘西扶贫·邀您种棵树”活动。当时看到这条公益活动的新闻,我打电话报名,接电话的人正是阮媛。她与我同龄,干起活儿来风风火火,不怕吃苦。她喜欢穿一身红色外套,并非为了好看,而是为了醒目,这样大家更容易找到她。
阮媛是活动现场的“总指挥”,也是下乡支教的“万能团长”。2020年秋天,她带领一百一十多名志愿者再次奔赴湘西支教。从湘西归来,这些小志愿者们成为小木屋的“生力军”,很多义工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。
齐亚珍经常对游客说一句话:“我们的小木屋,是你们永远的避风港!”此言不虚。台风来了,母女俩来小木屋借雨伞;衣服扣子掉了,游客过来借针线盒;年轻妈妈没地方给婴儿换尿布,志愿者便腾出桌子当床铺,打开空调送上热风……
有一天,一对年老的夫妻到广场上散步,老爷爷突然感到不适,脸色苍白,眉头紧锁。当天正是义工李爱萍奶奶值班,她赶忙给他测血压、测心率,发现对方心脏有问题,根据自己五十多年的从医经验,她初步判断为房颤。一旁的老伴急得慌乱无措,李爱萍征得家属同意后,立马拨打了120急救电话,把他们送上车并给医务人员交代清楚,才终于松了口气。
李奶奶是军医出身,我对她印象极为深刻。当年儿童福利院开展“亲情拥抱福宝宝”活动,她每周要去五趟。有个叫月月的孤儿,患医学罕见疾病,李奶奶购买医学书籍,四处求教专家,回家反复揣摩,边摸索边给孩子按摩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半年的治疗,月月能下地行走了,大家直说“这是爱的奇迹”。
广场上的小木屋,是爱,是暖,是心灵的港湾。屋檐下,一颗颗爱心跃动,温暖着人们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3年06月03日 08 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