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暑期,历经3000年之久的史诗级IP“封神”,重回大众视野。由我省参与联合摄制的影片《封神第一部:朝歌风云》,目前正在全国院线火热上映。电影虽是神话故事,却不乏一些殷商文化元素。
(资料图片)
电影中,商王殷寿总是手持一酷似“斧头”的物件,其实它真正的名字是“钺”。
钺在古代的用途很广泛,目前学术界大概有兵器说、王权象征说、军事指挥权说、刑具说等几种。
钺最初是实用的作战武器和刑具,商代以后,铜钺逐渐摆脱实用兵器的功用,与王权紧密相连。其作为仪仗礼器,是主人身份的证明和权力的象征,威猛巨大的青铜钺,堪称至高无上王权的象征。
有学者认为钺代表了军事指挥权,古代天子赐给诸侯或者大臣斧钺,意思就是授给他们征战杀伐的权力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记载:商纣王曾经册封当时并未称王的周文王为西伯,并赐钺给他用来征伐,同时还记载了周夷王曾赐钺给虢季子,让他用来征伐蛮方。
1965年出土于青州市苏埠屯遗址的人面纹铜钺,是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,因其人面纹嘴的两侧各铸有铭文“亚醜”二字,也被命名为亚醜钺。
郭沫若先生1930年就指出,商代青铜器铭文中的图形文字,是古代国族的名号,他根据同一刻辞上的地名,推断亚醜族应该在商王国的东南,也就是活跃在青州一带,考古发掘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。出土墓葬形制及亚醜钺等青铜器显示,亚醜族经济繁荣、实力强大,文化与商代晚期文化有很高的一致性。
电影中殷商战士头盔上的兽面纹青铜面具威严神武,“质子团”手拿盾牌跳舞的桥段中,盾牌中间偏上的部分也有类似装饰。
济南市博物馆藏的商兽面纹面具,通长12.7厘米、宽13.6厘米、厚3厘米,出土于济南市历城区大辛庄遗址,该面具为牛头状,中部起脊,双目外凸,鼻型较大,大嘴开裂,显得威严神武。殷商兽面纹青铜面具既能作为盾饰、马冠饰或车饰,还能作为部落战争的假面,从造型上震慑敌人。在殷商这个巫术盛行的时代,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通神法器。
登基大典时大祭司比干占卜国运,电影中出现龟甲占卜的场景。《礼记·表记》中载:“殷人尊神,率民以事神,先鬼而后礼。”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早期阶段,商朝遥远而神秘。商代距离原始社会不远,生产力低下加之认知水平有限,于是商人将生活中难以解释的事“神化”,成为原始崇拜的一部分。这种“崇拜”贯穿商人生活的方方面面,是商人社会生活的重大事项,也是商人的行动指南。
甲骨占卜通常选用龟甲或动物的肩胛骨做材料。在占卜活动中,人们需要用火灼龟(骨)观察相应位置的裂纹,这些裂纹称为“兆纹”,被用来预测吉凶祸福。
在商代,由于商王几乎每事必卜,所以甲骨文上的内容涉及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。从政治、军事到农业、手工业,从宗教祭祀到生活礼俗,从气象历法到方国地理,整个社会的“缩影”都存在于甲骨文中,无所不包,故而甲骨文又被称为“商代社会的大百科全书”。
甲骨文最早被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发现,但当时还不知道这是文物,只当做包治百病的药材“龙骨”使用。后来,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(1899年)治病时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。据统计,百余年来,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54600块。
走进山东博物馆“片刻千载——甲骨文化展”,我们看到“不其受黍年”卜骨,刻辞与农业有关:贞问黍是否能获得丰收;“虹不隹年”卜骨中记录了关于“彩虹”的天象……形形色色的甲骨、或深或浅的刻痕、自然疏朗的符号,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商代社会文化的窗口,揭开了古老王朝辉煌壮阔的时代画卷。(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魏然 报道)